中国日记 | 写在明信片上的拳拳报国心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        时间:2021/05/28

  5月24日,“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——党领导下的科学家”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。此次展览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伟大指引,以科学家精神内涵为框架,借由260余张图片、190件(套)实物和11个多媒体影像,带领参观者穿越时间长河,走近180余位科学家投身科学救国、科技报国的历史故事。

  此次展览上,一张20世纪50年代归国留学生签字明信片首次展出,吸引不少观众驻足。“陆婉珍、周卜颐、许碧端……”细细查看,小小的明信片上,落着20多个苍劲有力的签名,仿佛在诉说着新中国成立初期,留学生毅然选择回国,投身各领域开辟和建设的坚定之情。

  新中国成立时,全国大学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只有5万人,其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不过几百人。据统计,彼时我国海外留学生超过5000人,其中欧美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最多,约占留学生总人数的77.51%。

  百业待兴、百废待举,人才紧缺的现实危机,让新中国在发掘国内科技人才的同时,把眼光投注到留居国外的学者和留学生身上。于是,党中央向海外留学生发出了“祖国需要你们”的号召。

  一声召唤,大量海外留学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,怀着拳拳报国之心,冲破重重阻力,投入祖国怀抱,其中就包括闵恩泽、陆婉珍伉俪。

  闵恩泽,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,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。陆婉珍,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。事实上,20世纪50年代,喜结连理不久的夫妻二人在国外已有了可心的职位,享受着优厚的待遇。梁园虽好,遥望居处东方的祖国已展露一片灿烂。虽然穷困落后依旧,却是二人情感和理想的归属,遂决意回国。

  “你们何必去自讨苦吃呢?”准备启程前,面对师长、挚友的好言相劝,他们的回答是如此坚定:“那是我们的祖国啊!来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,学成了就回去为国家的建设服务。”

  然而,回去建设祖国之路并不顺畅。朝鲜战争爆发以后,美国在对待华人留学生归国一事上也表现出强硬的态度,设置各种障碍加以阻挠,致使留美学生回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。经过四年多的斗争和期盼,1955年,美国撤销了对中国留学生归国的禁令,夫妻二人得以回归祖国的怀抱。

  回国后,他们选择了刚刚建立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。当时,工作环境简陋、生活条件艰苦,但在他们眼里,微薄的薪资无碍,也愿意为了科研物资求援求购,因为“儿女爱父母的心是决不会变的”。

  就这样凭着对祖国的爱与忠贞,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,夫妇二人克服了重重阻碍和困难,在催化剂、色谱技术、绿色化学等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,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

  不止闵恩泽、陆婉珍伉俪,还有千万名淡泊名利、团结奋进的归国留学生,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站出来,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,为新中国的科技、教育、国防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文字 王婵 设计 叶源昊 摄影)

 

流量统计: 1308932

版权所有:中共西安市新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西安市新城区监察委员会

陕ICP备号130100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