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长征·红色记忆】长征源头话薪传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报         时间:2020/03/16

长征源头话薪传
——探寻赣南大地上的红色记忆

  打开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地图,在江西毗邻福建、广东的位置,有一片红色区域——青山、红土、郁孤台下奔流不息的江水,共同勾勒出赣南大地的轮廓;清风、红旗、中央苏区的政令军情,时刻牵动着万千百姓的心弦。

  这是一方热土,这是一个起点,这更是一座丰碑。

  82年前,长征队伍从这里出发,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;82年间,长征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,苏区好作风深入人心。时至今日,探访江西于都、瑞金、兴国这些革命老区,一段段红色记忆依然鲜活……

  于都月夜:渡口惜别情意长

  秋风乍起,宽阔的于都河两岸仍是满眼葱郁。一块刻有“长征渡口”的大石,静静地伫立在河畔。

  “我们所在位置是东门渡口旧址,这四个字由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。”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钟敏告诉记者,1934年10月,杨成武所在的中央红军正是从包括这里在内的八个渡口渡河,迈出了长征第一步。于都河渡口由此被称为“长征第一渡”。

  当时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,中央苏区形势危急。从兴国、瑞金、石城等地奉命撤离的红军队伍,陆续集结到于都河畔。8.6万人的大部队,要在夜色掩护下尽快渡过湍急的大河,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第一次考验。

  危难时刻见真情。30万于都百姓全民动员,有的踊跃参军、筹集物资、组织运输队和担架队护送红军突围,有的帮忙架设浮桥、摆渡、安置伤员。同时严密封锁消息,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的侦察兵。

  一位曾姓老人得知红军搭浮桥缺木料,硬是要把给自己准备的棺材板贡献出来。被工兵营营长王耀南婉拒之后,曾大爷生气了:“要不是红军,要没有苏维埃,我连饭都吃不上哩!你们要不收这几块板子,就是说我不中用了。”直到王营长答应暂时收下,曾大爷这才高兴地和战士们一起搬着板子送到桥头。

  沿于都河顺流而下,有一处石尾渡口旧址,几条渔船泊在岸边。

  “石尾渡口当时没有架设浮桥,红军曾在这里借用我家渔船摆渡。”李明荣带着记者从码头下到河边。他的父亲李声仁正是当年驾船为红军摆渡的渔民之一。

  李明荣讲述,当时父亲他们得知红军想趁夜渡河后,就连夜往返两岸十余趟,饿了就往嘴里塞把生米、喝口凉水,这样摆渡了两个通宵,终于把6000多名官兵送到对岸。待人和气、说话算数的红军官兵,给渔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  “红军主力上征途,战略转移去远方。男女老少来相送,热泪沾衣叙情长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,亲人何时返故乡……”

  8月29日上午,于都文化艺术中心长征源大剧院里,红旗飘扬,歌声嘹亮,听众们仿佛回到了渡口惜别的现场。

  这是于都长征源合唱团《长征组歌》巡演第28场,刚刚结束陕、甘、宁巡演回到家乡的团员们,又全情投入新的演出。

  “别看我们只是县一级的业余合唱团,唱起《长征组歌》来,没人比我们更走心!”谈起这支组建6年来不断壮大的队伍,合唱团团长袁尚贵充满自豪。

  他介绍道,合唱团现有169名团员,个个都是成长在于都河畔的红军后代,身上有着“红色基因”。对团员们来说,唱响组歌就是在缅怀亲人、歌颂故乡、传播长征精神,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励着大家辛勤排练、奔波义演。“我们要一直唱下去,让更多的人受到长征精神的熏陶!”

  瑞金红星:鱼水情深暖人心

  “村子里没有井。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。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……”瑞金沙洲坝,远近闻名的“红井”旁,一位年轻妈妈正在教孩子认墙上的字。

  她所念的这篇文章名为《吃水不忘挖井人》,讲的正是中央苏区时期,红军心系群众、为民解忧的故事。几十年来,沙洲坝人民一直保护着这口珍贵的水井。“红井”的故事也被收入语文课本,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。

  如今,随便走进一位瑞金老俵家,类似的故事都有一箩筐。

  “红军茶馆茶味浓,毛主席常来访贫农。一条板凳一起坐,边谈边喝情义深。”在“长征第一山”云石山脚下,云石山乡丰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梁永忠为记者朗诵了一首苏区歌谣。

  “我们这里的孩子,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红色故事。真心对待自己的人,老百姓几辈子也忘不了!”他说。

  “有盐同咸,无盐同淡。”当年苏区干部的这句口头禅,道出了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武装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成功之道。正是因为深入群众、依靠群众,我们党才能一次次挫败敌人的围剿,才能在长征前夕得到群众支持,筹集到粮饷物资,扩充红军队伍。

  据统计,苏区时期人口仅24万的瑞金,有11.3万人参战支前,其中近5万人为革命捐躯,留下姓名的仅17166人。

  “昔日破旧土坯房,如今新屋亮堂堂;铭谢党的政策好,百姓心安喜洋洋。”在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,白墙黑瓦、整修一新的村居墙上,村民自发悬挂的一副大对联鲜艳醒目。

 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子。村后山上,17棵被称为“信念树”的青松,见证了村民们踊跃参加红军的往事。

  上世纪30年代初,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,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“扩红”时参加了红军。长征前夕,他们相约到后山,每人栽下一棵松树作为纪念。此后,他们一去不返,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。

  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我们见到了82岁的华崇祁老人,他正是这17名烈士中华钦材的遗腹子。

  “小时候,我很羡慕小伙伴有父亲在身边,思念时我就只能到父亲和叔叔种的松树下拜一拜、哭一场。”他说,虽然以前家里过得很苦,但父辈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他咬牙挺过难关,迎来了现在的好日子。

  兴国清风:苏区精神代代传

  提起兴国,当地百姓总喜欢在前面冠以“模范”二字。这是因为,早在1934年,毛泽东就曾高度赞扬兴国同志的工作,并亲笔题写“模范兴国”四个大字。

  模范业绩的取得,离不开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。“苏区干部好作风,自带干粮去办公。日着草鞋干革命,夜打灯笼访贫农。”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歌,唱出了曾经激荡苏区的那股清风。

  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时期,中央苏区经济困难。为了节省经费,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从家里带米去办公,成为大家竞相学习的榜样。后来,刘启耀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,就边流浪讨饭,边寻找组织。谁也不知道,这个乞丐腰间竟缠着一大包党的活动经费。直到中共江西临时省委组建后,他才将珍藏了3年的经费原封不动地交公。

  倡导苏区干部“十带头”的兴国县委书记谢名仁、甘居陋室的革命先烈胡灿、一心为公的“模范区委书记”黄源堃……正是这些有着第一等好作风的干部,成就了兴国“第一等的工作”。

  “兴国不仅是苏区‘模范县’,还是长征‘烈士县’和‘将军县’!”兴国县委党史办副主任丁志操说。

  据统计,兴国是当年苏区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的县,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,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位兴国人为革命捐躯。新中国成立后,兴国县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开国将军多达56名。

  在兴国将军馆,丁志操向记者讲述了将军们清正廉洁、一心为民的事迹——

  李良汉将军1955年回兴国探亲时,向公家借的马摔折了腿,他主动掏钱支付医马费用。当县政府干部推辞时,他坚决地说:“这是解放军的纪律,我要带头执行!”

  李佐玉将军离休返乡后暗下决心,家乡不富决不走。他想方设法带领大家脱贫,不仅拿出自己的积蓄借给乡亲们,还大老远把技术员请到村中。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“农民将军”……

  如今的兴国,城乡面貌已经变了样,优良作风还在代代传承。随着农村土坯房改造、架桥修路、惠农补贴等为民举措的落实,越来越多的老俵走上了致富路。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,正让苏区精神重新焕发青春活力。

  “共产党嘛格(什么)都捞(替)我们想到了!”在兴国县潋江镇凤凰村,从红军后代侯家澄老人口中,我们再次听到了80多年前苏区群众曾经说过的话。(记者 闫鸣)


流量统计: 1308932

版权所有:中共西安市新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西安市新城区监察委员会

陕ICP备号13010065